安徽宣城:工业强市 “千企”竞发

发布时间:2023-08-25 来源:中国网商务频道 作者:商闻 责任编辑:沈晔

近年来,宣城市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优质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数改智转步伐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进展。宣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2.1%,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4.6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速184.3%,居全省第2位。

龙头引领企业培育扩量增效

宣城市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带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以中鼎集团为代表的在全国乃至全球相关行业或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大中型企业。2022年,该市产值超10亿元企业34家,超20亿元企业15家,超30亿元企业8家,超50亿元企业3家。其中,中鼎集团2022年全球营业收入达223亿元,名列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465位)、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第85位)、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第16位、国内第1位)。广信农化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成为中国农药销售10强企业、中国农药出口20强企业,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蓝特铝业聚才汇智调整赛道构筑铝材技术创新高地,产销量从2013年9000吨跃升至2022年的9.5万吨,年平均增长30%以上,2022年总产值近23亿元,税收近5000余万元,已成为中国太阳能光伏新材料优质供应商和华东地区最大铝建材供应商之一,2025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实现上市目标。

同时,该市培育了50余户相关产品独占行业鳌头、市场占有率高居全球或全国前3名的“隐形冠军”企业,如宣城经开区华晟新能源是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中“最年轻”的企业,高效异质结光伏产能已超过5GW,全球第1;宣州精方药业骨科止痛药(中成药)市场占有率全国第1;宁国保隆汽配气门嘴销量排名全球第1、不锈钢排气管产品销量全球前3;绩溪黄山恒久链主导产品输送用平顶链全国市场占有率50%以上,稳居第1;旌德黄山胶囊肠溶明胶空心胶囊全国市场占有率70%。

数字蝶变智改数转提档升级

“十四五”以来,宣城市抢抓产业数字化发展机遇,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和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取得成效。2022年度省政府对各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考核中,该市位居第4位。

宣城市已建成5G基站3783个,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5G网络全覆盖,95%以上行政村开通5G信号。该市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1500余户完成数字化诊断,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覆盖率居全省第1位,今年实现全覆盖。940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初级转型;321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深度数字化转型。

该市创成国家级两化融合企业34户,数量居全省第5位,数量居全省第4位;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10个,数量居全省第5位;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1个,数量居全省第5位。中鼎密封件、保隆汽车分别荣获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称号、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累计4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国家强基工程3个。

节能降耗绿色转型提质倍增

“十四五”以来,宣城市强化工业能耗监测管理,持续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紧盯水泥、钢铁等重点用能行业或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或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持续开展节能技术改造,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宣城是铸造大市,该市现有铸造产能约560万吨,居全省第三位。铸造企业38多家,其中规上企业206家,占全省30%左右,年实现工业产值180亿元左右,占全省25%左右。“十四五”以来,该市加快整合低效落后铸造产能,推动铸造企业绿色智能转型,已退出落后铸造产能112万吨,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产品,置换铸造产能83.7万吨,新上建设了一批高端铸造项目,采用国际国内先进生产线对铸件进行精加工,初步实现铸造生产数字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置换后的铸造产能,产品附加值增长15%以上,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0%以上。

“十四五”以来,宣城市大力开展以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打造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该市各类绿色转型示范标杆数量均居全省前3位。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总数16家,居全省第4位;国家绿色设计产品13种,总数46种,居全省第2位;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总数3家,居全省第3位。

创新驱动专精特新快速发展

宣城市坚持把专精特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按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成长路径梯度培育,从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上市培育、人才支撑、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全方位扶持,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奖补的基础上,市县财政也设立了工业发展奖补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研发和担保贷款等。宣城市专精特新企业已呈现出“数量增加、效益向好、创新力强和品牌提升”的特点。“十四五”以来,该市23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5亿元,占该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1.7%,贡献27.5%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92.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的34.3%。

该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136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3.89%,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均研发经费比重为4.22%。80%以上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从事所在细分领域时间均在10年以上。该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个,占该市总量的77%。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63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户均拥有Ⅰ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9项,远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2.5项)。

“十四五”以来,该市工业企业创新硕果累累,新增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居全省前列。争创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1户,总数31户,居全省第3位;省标准化示范企业3户,总数18户,居全省第2位。新增省级新产品89个,总数190个,居全省第4位。2022年,宣城成功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强链补链主导产业发展强劲

“十四五”以来,宣城市上下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优势产业、优化布局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形成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产业集聚进一步提高”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该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03亿元,比2020年增长近8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近两年年均增长12%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1340亿元左右,比2020年增长300亿元以上。特别是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省乃至在长三角区域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6.7%,汽车零部件产业增长30.9%。

新能源产业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电池及建材、锂电池、光伏发电、风电、抽水蓄能等领域,以华晟新能源、固德威、远景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已突破100家,2022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成为推动该市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市新能源产业加速聚集、呈现爆发式增长,新签约华电新能源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宏润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华晟10GW高效异质结项目、众钠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等一批百亿项目,1-4月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71.2%,是全部规上工业增速近12倍。

汽车零部件产业借助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接壤江浙的区位优势,依托两小时配套圈内的江淮、奇瑞、大众等整车生产企业,已经发展壮大为宣城市最大的主导产业。该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98家,占全省汽车零部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5左右。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近两年来年均增长30%以上;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总量的20%左右。宣城市作为安徽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非轮胎橡胶零部件生产基地。拥有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汽车电子等系列优势产品,中鼎、保隆、亚新科、飞马等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全球前列。已建成汽车零部件产业国家级检测实验中心5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6户、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6个。

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将紧抓安徽打造两个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以中鼎为核心,继续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非轮胎橡胶零部件生产基地;以永茂泰、亚德林、科蓝特等为核心,打造长三角汽车零部件高端轻量化产业集聚区;以立讯精密、裕华电器、宝达电子等为核心,打造以三电系统、车联网、智舱等为重点的汽车电子先进制造基地;以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德基地、上汽通用汽车试车场为核心,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汽车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下一步,宣城市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市“6543”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为企服务专项行动,时刻保持“敢拼敢抢敢作为”的冲刺姿态,锻长板补短板,着力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中,千企竞发,奋力“追赶江浙,争先江淮”!谱写宣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陈宗和)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