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是上海的六个重点工业行业之一, 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923.83亿元,占全国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总产值的3.2%,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11%,常年在六大支柱产业中位列第三位。“十四五”,是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阶段,是化工园区绿色发展取得根本性改变的关键时期。
上海已经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
上海已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为主的产业集群,约有2/3以上的化工巨头,如科思创等,都选择将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在细分产业领域,上海也有不少的龙头企业,生产于中国、服务于中国,在全球的竞争版图中占有一定优势。伴随上海研发中心等方面政策的不断完善,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与创新中心的化工产业相关企业也不断增多。
研发中心与跨国地区总部创新中心企业科思创、亨斯曼、巴斯夫、朗盛化学、英力士、阿克苏诺贝尔、富士胶片、丸红、科达、杜邦、液化空气、沙伯基础、道康宁、空气化工、先正达、东丽、都福、住化电子、关西涂料、昭和、瓦克化学等壳牌、圣戈班、道达尔、如新等。
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由于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的升级与调整,原上海宝山吴淞、普陀桃浦、浦东高桥、闵行吴泾等化工区域,目前已集聚到上海东南部的杭州湾片区,形成目前69平方公里的杭州湾北岸化工产业带,为全国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环渤海湾石化产业集群、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泛大湾区石化产业集群、海西石化产业集群、能源金三角产业集群)之一。
杭州湾化工产业基地已形成了与长三角舟山、镇江、靖江、湖州、镇海、南通、宁波等化工基地互动的长三角化工产业圈。在上海的精细化工领域,已经形成:1、以东方美谷为主导的化妆品/日化的上下游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有巴斯夫日化、帝斯曼等;2、以复合纤维等新材料化学为主的碳谷绿湾,品牌如美凯威奇等;3、适应上海未来绿色发展,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的电子化学品,如日本昭和等。
对标十四五发展,上海化工产业仍有成长空间
近几年,行业内并购特征明显,加上欧美国家重视环保及节能,纷纷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从全球炼化行业的地域格局来看,国际巨头逐步从炼化领域转移阵地,而中国则持续加码:壳牌(shell)、英国石油(BP)、道达尔(Total)等各自宣布炼化产能削减措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炼化企业则扩建产能,如山东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裕龙岛、浙江石化二期扩能、中石化打造福建石化产业基地等。根据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的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可以预见的是,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未来的化工与精细化产业将进一步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而上海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行业研发方面将担纲起更多的职能,也将进一步鼓励化工与精细化产业在上海布局研发中心,为化工与精细化产业科技、科创赋能。
从三方面促进投资上海化工产业
上海化工产业要服务于上海重点产业的未来发展,服务于上海五大中心的经济属性及市域内土地的集约化与产业生态化。上海的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的投资促进策略,可从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对接海外市场优秀企业走出去,这三个方面着手。
(一)产业链招商
上海的战略新兴产业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产业的基础性发展需要高端精细化工等产业的支持。对标目前已经形成的产业及优势,完善上下游市场,需要有新的引入。对已有品牌要提升产业能级、通过研发中心等政策为企业赋能。如金山的碳谷绿湾,对标上海航空航天完整产业链的发展,可引入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及高端粘合剂等。在该领域,目前日本、美国、德国等企业较领先,个别已在区域内落户,可进一步通过产业链招商引入。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集中破解技术创新、工程设计、装备制造、金融服务四大板块的难点,支撑产业发展。具体来讲,在技术创新上,聚集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包括各大型化工企业的创新力量,为园区注入创新技术。
在工程设计上,为创新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做好设计支撑。在设备制造上,核心创新技术需要的重大装备制造能力也是制约企业创新技术产业化的难题之一。在金融服务方面,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推动创新技术产业化,做好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我国尤其是上海对于研发也尤为重视,在基础性研发中,化工产业占比高,在行业生态方面予以一定的科技配套,如上海市化工区举办的SIPC+科技孵化大赛,以行业导师与研发空间等配套为企业赋能,上海金山二工区的碳纤维研究院也考虑在孵化器内引入国际认证等配套,予以海外的新型化工产业细分领域领跑企业在国内孵化、加速、认证等服务。
(三)为已有的高阶企业,对接海外市场
当前,欧美企业受制于新冠疫情,部分产品不能及时量产,上海有化妆品“新品首发”与本土化新品研发等政策与优势,对本土的日化产业生态链予以赋能。
以东方美谷为例,已有伽蓝等国有品牌走向海外对接东南亚市场,每年,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也日益具有国际影响力。上海东方美谷与法国的化妆品谷(Cosmetic Valley)对标合作,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下一步可通过OEM、ODM、赋能消费端等渠道方式引入服务性公司嫁接市场,海外优质品牌供应链本土化,同时助力中国优质企业走出去。相信未来将崛起成为世界级的日化产业强区。(杨峥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