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北京)机器人应用大赛——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应用赛项落下帷幕,全国17支队伍经过为期两天激烈角逐,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高级技工学校3支队伍在这场称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佳绩,共获取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其中二队高振杰、高士杰获一等奖(第六名);一队康栋凯、石森岩获二等奖;三队李昊哲、王伊帆获三等奖。
这是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高级技工学校首次参加工业机器人项目的竞赛,成绩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学生们的努力拼搏和教师团队的辛苦付出。从选手遴选组队开始,根据上学期考核成绩结合教师和班主任推荐情况,征求选手意见(兴趣、学习主动性等),经基础知识测试于7月24日至28日完成选手遴选组队;之后就是赛前集训,根据培训通知赛前到武汉进行为期两周(7月31日-8月12日)的赛前集训,培训内容包括机器人仿真、机器人离线编程导出应用、机器人码垛与涂胶、视觉分拣与输送带跟踪编程等内容;在赛前集训期间,每天晚上通过练习本日或近日培训教师介绍教学内容模块,根据练习情况,教师组织进行针对性研讨、辅导、实操示范或请授课教师解决相关问题。赛前集训后至竞赛前(14日-19日),坚持集中练习、赛前辅导,并由有参赛经验教师讲授竞赛流程及注意事项、分享参赛经验。大赛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知识和技能提升较快的一种方式,高强度的集中培训有利于针对性解决教学和实操过程中的问题。
成绩取得是学校“四个二”办学模式运行的效果体现。两类课程的建设理念指引老师走过了3个年头;“七环八级四维”的岗位工种的课程打造,实现了岗课赛证融合,技能形成教育课程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技能大赛作为技能形成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学生以赛代练、以练促学增加了兴趣和成就感;教师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以赛赋能进行了知识的迭代,丰满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为下学期授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一个平台,两种效应同时凸显。
理念指引,平台推动,匠心施教,专注学习,相信展示师生才华,彰显学校风采,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目标必将实现。(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员工素质提升中心(党校):刘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