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六公司福州港可门作业区扩能改造工程摸透每根桩基的“脾气”

发布时间:2022-11-09 来源:中国网商务 作者:商闻 责任编辑:常玉

“从搭设施工平台开始,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把关。”福州港可门作业区1至3号泊位扩能改造工程现场,正在给现场技术员做钢平台搭设技术交底的项目总工林猛如是说道。

中交三航局六公司承建的福州港可门作业区1至3号泊位扩能改造工程,是福州港迈向国际深水大港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福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

工程水工主体包括高桩梁板式码头平台、“L”型栈桥及高桩墩台,而桩基施工是最关键的一环。

“这111根桩基,每根都有它的‘脾气’。”林猛感叹道。111根桩基中最大的桩径为2.5米,桩长最长达82.5米。由于水下施工受潮水影响大,潮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桩基施工的稳定性,每一根桩都可能出现难以预见的复杂情况。

其中,最棘手的要属抛石区的桩基施工,桩基位置恰好在坡度为1比1.5的抛石斜坡上,抛石最大厚度达50米,如同在斜面上钉“钉子”。桩径大、桩长长、岩石厚、嵌岩深四重夹击,给项目施工来了个“下马威”。

桩基冲孔过程中,为了防止因地形影响而导致桩锤滑移和塌孔的情况,项目部双管齐下:在成孔阶段,采取多级钢护筒定位冲孔的施工工艺,用钢板为钢护筒底口增添“保护伞”。

“直径不同的钢护筒如同多级助推火箭,层层递进,有效提高冲孔效率,且能保证钢护筒精准打入既定位置。”林猛解释道。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添加适量微膨胀剂,使混凝土与护筒紧密结合,有效保证了成桩质量,打好了工程的“里子”。

水工主体码头平台的预制梁、板构件共有195件,型号多达91种,极易混淆,要“快、准、好”地安装预制构件绝非易事。

“为了给码头外观最终效果的完美呈现奠定基础,我们在构件生产后对就其进行‘赋码’。”项目经理郑进强介绍道,“构件的二维码上详细记录了规格尺寸、类型编号,精确标明安装位置,并对非对称型构件做特别注示,有了专属‘身份证’,不用担心构件放错位置了。”

做好了“里子”,“面子”也必须得到保证。

现浇面层施工是水工主体的最后一道施工工序,直接关系到整座码头的外观和总体质量评分。这意味着项目不仅要保证砼强度、耐磨性等内在质量,还要保持砼表面平整度、光洁度等观感质量,在保证耐用的同时兼顾耐看。

为此,项目部先是严控混凝土原材质量,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并在混凝土里掺入聚丙烯纤维,防止面层裂缝产生。

项目部还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混凝土裂缝机理,最终采取“分段规划、隔条施工、跳仓浇筑、整体成型”的分条跳仓施工工艺,在混凝土成型后,沿梁板位置及时切缝,并做好养护,最终呈现出“完美”面层。

随着最后一段面层浇筑完成,福州港可门作业区1至3号泊位扩能改造工程水工主体顺利完工。

夜幕下,涛声依旧,码头通明的灯火照亮半边夜空,那一抹中交蓝,也在灯光中熠熠生辉。(卓臻)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