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举行的2023年临港新片区职工“五小”技术创新竞赛表彰活动中,多个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级别的“五小”成果集中发布。这些成果,既有涉及C919国产大飞机制造项目的,也有代表全球新能源车巅峰特斯拉汽车生产的。
评审组组长、全国劳模包起帆表示,这些立足基层一线的“小项目”,体现了临港工人的创新实力。
据了解,“五小”项目,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是工会推动职工岗位创新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参加新片区“五小”竞赛的,既有“国之重器”的央企,也有扎根临港多年、跟随新片区共同成长的外企、民企。其中,连续第二届参赛的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在初赛阶段就报送了46个项目,是15家参赛企业里报送项目最多的一家单位。
从2021年首届“五小”创新竞赛起,赛事主办方高起点组织赛事,通过临港新片区工会联盟平台,把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央企、规模以上地方国企、跨国企业、代表临港地区未来发展的其他企业吸引过来,实现赛事全覆盖。
第二届“五小”竞赛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等临港新片区的行业头部企业、龙头企业踊跃参加,经过初筛,一共有152个项目入围初赛、50个项目入围复赛,最终25个项目获评一二三等奖。
据了解,参赛的“五小”成果集中在新能源装备、民用航空、海洋工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民企上海长肯试验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的“恒态稳流热处理高温箱”,可以为应用单位每年节约上百万元。除了经济价值外,部分“五小”成果为世界首创、独创,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特斯拉选送的“自主设计制造快速组装熔炉铝液泵的工装”等多个项目,具有全球独创性,已被应用于特斯拉全球范围的工厂里。中国产业工人的“小发明”再一次走向了世界。
包起帆认为,今年涌现出的“五小”成果已经从传统制造业向新材料应用和人工智能研发方面跨越,代表了新片区职工的创新水平。
另据了解,2021年首届临港新片区职工“五小”技术创新竞赛成功入选全国总工会“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