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赋能“产—学—城”可持续发展?全球城市日来临之际,全球城市论坛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营商环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协办的营商环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闵行区大零号湾会议中心会议报告厅举行,上海交通大学营商环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主任俞俊利邀请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及金融学院院长苏黎新、西班牙IE商学院教授章维明、政府代表、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高管等四十余位出席。
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多元聚资,金融赋能产业、大学与城市共生发展这一新常态下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城市资本活力、营商环境优化、企业ESG表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关系展开报告和研讨,以期打造发展“强引擎”,通过“产-学-城”合作共享“资源圈”,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围绕论坛主题而展开了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交流。
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及金融学院院长苏黎新教授以“金融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有效方式,推动环保、节能、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绿色产业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绿色社会和可持续性债券融资形式可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绿色建筑等领域。社会责任投资和金融科技在可持续发展中应用,强调了政府、金融、企业和社会各方合作努力是金融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西班牙IE商学院金融学章维明教授以“ESG偏好、机构交易和股票回报率”为题,分享了ESG投资在全球发展状况,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模式,ESG投资在传统估值基础上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因素投资,对投资者行为和股票市场产生影响。ESG投资者对股票定价错误的反应会更快,导致未来出现可预测的股票回报率。发言强调了金融和ESG投资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它们对社会和股票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营商环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主任俞俊利教授以“城市资本赋能创新可持续”为题,从中国城市资本活力创新指数为引子,通过对各城市分类,衡量城市资本活力与创新上市的关系,探讨了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北京、上海、深圳各有千秋,苏州、杭州、广州、无锡、南京等极具优势。未来营商环境、大学强度和交通地理是城市资本活力创新的来源力。
他以大零号湾为例说明资本市场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作用,大学品牌和城市特征对资本市场印象中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创业者。政府、大学和城市在资本市场助力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支持、投资基金等方式来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大学则可以提供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城市作为创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良好创业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吸引和培育创新企业。
金融机构代表来自建设银行闵行支行行长刘瀛、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长清、三井住友保险公司经理张杰、上海联创股权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陈彪、上海建工基金有限公司的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韩轩、交大菡源投资总监顾冰分别从国有大行拥有丰富的资源并愿意将其提供给客户,帮助他们实现产业的发展,呼吁金融机构统一理念、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资源支持,以促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并提出了三个关键点:理念、服务和资源。
产业资本吸引和人才引进方面强调了跨境融合的重要性,包括产融结合、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以及基建与数字化的融合,并提到数据资产的金融化对于推动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全球化保险企业,帮助客户从融资到建厂到生产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参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包括在临港建立国际再保险中心,为上海的国际金融服务发展做出贡献。上海可以通过投资新兴领域、推进氢能产业链走廊等方式来促进城市发展。他还强调私募基金的灵活性和能够助推企业发展的优势。与各地产业基金合作,全方位拥抱产业发展,和学校关系日益密切,如西湖大学合作产业园计划。探讨了银行和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如何解决科技企业的轻资产问题,提到了大学和企业家之间的融合,以及上下游的互动,并预测了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最后强调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企业界代表来自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阮南亚、百联集团谭总、上海品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铉伟英、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的盛源、上海越彰咨询有限公司章琴琴认为可持续发展可以从政、产、学三个方面来推进。在政府层面,政府可以引导社会资本在天使轮和种子轮投资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强调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本积累,可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关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及高校的校友捐赠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希望通过合作推动事情取得更好的结果。
在城市群经济发展、城市产业生态培育和低碳智慧城市发展方面,资管能力对于各个产业社区的教育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不动产基金产业基金的投融资和建管会环节都至关重要。科技园林等产业园区可以践行金融赋能和产学研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可以帮助城市发展和吸引人才聚集。大学可以培养高科技的人才,输送创新基因并构建完善的配套体系,以帮助服务产业。金融是产城学产业的生态体系构建的源泉,是一个重要的四位一体要素。国际知名园区案例即新加坡文艺科技城,该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支持,大学的加持帮助园区吸引了很多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和科创人才的入驻,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新加坡的经济型、知识型社会的转型。希望通过结合产业基金方、金融资本方、科创企业和支付平台等,为地方政府更多经济发展提供赋能,践行金融赋能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成都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黄平讨论需要从学习角度来探讨产业发展方向,强调政府在营商环境上的助推作用。西部城市在过去十年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向上海学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经验,正以产城融合方式发展,强调营商环境对产业发展重要性。
中冶建工产业发展部李建波提到政府招商引资主要关注金融,首个谈判问题通常是当地是否有产业引导基金。以安徽合肥为例,吸引高端产业原因是政府愿意出资支持,很多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效果不佳。通过央企与各级政府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赋能,实现与高校等优秀资源互动,满足企业对轻资产投入需求。
央企“先行先试”政策解决企业落户资金和地方政府融资难的问题,对地方政府经济压力很大,政府需要在金融赋能和城市综合竞争方面找到平衡点。这种模式在项目规划设计、金融赋能以及后期IPO融资等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强调企业家信心不足问题,认为政府应该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投资,如何打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对于招商引资和产城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金融在支持产业和区域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通过金融工具和案例的应用,产融结合、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以及基建与数字化的融合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图片由主办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