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江路501号,是已有80多年历史的“老洋房”,现有70多家设计类文创类企业,其中60%是外企。这是专致于国际文创企业发展的园区服务商---德必集团,在黄浦区产业政策的引领下,以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吸引众多设计类文创类外企入驻,并用外企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特色投资服务。
设计类、文创类的外企聚集上海“老洋房”
德必外滩WE园区,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在计划经济时代,这栋“老洋房”是上海国有商业批发站的办公地,入驻了上海五金站、上海交电站(后来改称上海市五金批发公司、上海市交家电商业批发公司)等全国一级批发站。
德必集团作为中国的专业致力于文创、科创企业发展的服务商,从2006年开始投资运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15年携手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博埃里,更新改造这栋建筑,改名为德必外滩WE,为企业和个人带来一种新型的工作方式。
博埃里是米兰2015年世博会总规划师,米兰垂直森林创始人。德必外滩WE的空间,打破物理阻隔,创造更多的共享区域,曾经封闭的证券交易所大厅被自上而下贯通;设计上,引入全玻璃顶蓬,楼里有阳光、有水、有垂直森林,给建筑注入了生命力。
德必外滩WE的负责人陆昕分析,具有文化创意属性的外企,“园区的设计风格,符合这些外企的审美需求,这类外企普遍喜欢老建筑,注重工作氛围,喜欢同行一起扎堆,方便交流。”
从产业链的角度,这些外企的客户已经扎根上海,这些外企是追随而至。从区位优势看,中小型的设计类、文创类外企,对外投资的决策,由外国老板直接拍板,而在外国老板们的眼里,上海是中国的名片,外滩堪比纽约的第五大道,因此,首选落址在上海、黄浦区、外滩一带。
大力支持文创企业发展
黄浦区、德必外滩WE能吸引设计类、文创类外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黄浦区有着鲜明的区域产业政策,欢迎艺术、设计、创意企业。黄浦作为上海多元文化的交汇集聚地,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提升城区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德必外滩WE入驻了40多家外企,有海外总部级的,有中国销售总部级的,也有中国办公室性质的;企业规模有大有小,有的占据上千平方米,有的只需几十平方米;设计类的外企,在这里占比最大,包括服装设计企业。入驻的外企,大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算太长,约10年左右,在中国市仍处在一个上升发展的阶段,但它们在本国市场,是家喻户晓的领军企业。
德必外滩WE常年举办酒会、沙龙、讲座、展览、演出等社群活动,既是园区服务外企,也是外企的一次次自我满足。外企积极参与,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相互交流信息、触发灵感、形成合作。
文化“轻企业”着力在创新思维
陆昕指出,黄浦区的外滩街道,对入驻的外企,一直是“想企所想、解企所困”,“不是我能给你什么,而是你要什么,我千方百计来解决。”疫情期间,外滩街道从机构到社工,都为德必外滩WE里的企业,做了不少善事,结下了患难之交。德必外滩WE与黄浦区一起努力,站在外企的角度,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德必集团表示,文化创意企业是“轻公司”,轻盈灵动、锐意进取,轻资产、轻体量、高智力,创意与创新思维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的森林中,既要有参天大树的“巨无霸”,更需要灌木草丛的“小清新”。要在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继续搭建“轻公司生态圈”(SMART CIRCLE),帮助“轻公司”相互联接与更好地发展。(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投资上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