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伊始,郫都区再添“出圈”新动作!成都东瓴传媒有限公司与郫都区政府联手,以“郫县豆瓣”和“成都影视城”两大IP为主题,打造流动的文旅名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将非遗技艺与影视文化搬上街头,更以公交媒体为载体,开启了“美食+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为城市消费注入鲜活动力。
郫县豆瓣的文旅蝶变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郫县豆瓣的传承已跨越300余年。近年来,郫县豆瓣通过“非遗+旅游”的模式焕发新生:
非遗传承:三酱合一(豆酱、面酱、辣椒酱)的发酵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郫都区建成超10000㎡非遗体验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游客可亲手体验“杵豆瓣”制作,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豆瓣酱!
文化盛宴:推出“豆瓣宴”革新川菜味型,如豆瓣鲜肉包、黄金肘等,并通过工业旅游路线(如鹃城牌厂区)融合非遗与现代生产,成为研学打卡热点。
产业升级:中国川菜产业城聚集天味家园等龙头企业,2023年工业产值突破94亿元,产品从传统豆瓣拓展至调味油、火锅底料等,出口全球80余国。
全球足迹:从航空餐食到国际美食节,郫县豆瓣已登上50+国家餐桌,成为四川递给世界的“红色名片”。
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守护了传统技艺,更让游客在“舌尖”与“指尖”的互动中,读懂成都的烟火气与文化根脉。
影视城“火”起来:西部影都的造梦之路
成都影视城作为“中国西部剧组大本营”,正以“影旅融合”重塑城市文旅格局:
影视IP带动文旅热:现象级电影《哪吒2》在成都取景拍摄,影片中融入道教文化、川普台词等本土元素,并通过双子塔巨型海报、5米高雕塑等宣传活动,将影视热度转化为文旅流量。
产业生态升级:影视城以“3影+产业”(影视、影创、影旅)为核心,吸引115家影视企业入驻,打造《醉梦》《九龙城寨》等“成都造”项目,形成从创意到拍摄、宣发的全产业链。
影视城不仅是拍摄基地,更成为游客打卡的“造梦空间”,推动成都从“影视取景地”向“文旅目的地”跃升。
公交媒体“潮”起来:流动的文旅新场景
成都东瓴传媒以公交车身广告为载体,凭借公交媒体的独特优势,将两大IP推向街头巷尾:
高曝光率:穿梭于城市主干道的“移动广告牌”,覆盖通勤、旅游等多场景人群,精准触达潜在消费者。
文化传播力:车身设计融合豆瓣晒场、影视城地标等视觉符号,以“动态展览”形式传递城市文化基因。
跨界联动:借鉴“火锅巴士”等成功案例,未来可推出“影视主题巴士”,结合AR扫码、打卡积分等玩法,打造“边走边玩”的消费新体验。
这一模式不仅为传统公交注入文旅价值,更以低成本、高创意的形式拓宽了城市营销边界。
未来,随着“郫县豆瓣+成都影视城”双IP的深化运营,以及公交媒体的创新应用,成都文旅必将以更潮、更鲜活的姿态,引领消费升级的新浪潮。
从公交站台到世界舞台,郫都区正以“一勺豆瓣香,满园影视光”的独特魅力,书写公园城市的烟火新篇。快登上这两辆“IP主题巴士”,让每一次通勤都成为发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