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
上海美国商会在上海发挥桥梁作用,畅通政企交流,为美资企业提供服务,促进美中两国经贸关系的长足发展。
再度携手美国农业部参加进博会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上海美国商会与美国农业部再度携手,成功合作主办了第二届美国食品和农业馆。当时,展馆汇聚了14家参展商,包括美国多家相关行业协会、各州政府和企业等31家合作机构,共同呈现了优质的美国食品和农产品,成功签署了11项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超7.11亿美元,刷新了2023年进博会美国馆签约5.05亿美元的记录,增长幅度在41%左右。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介绍,这次主要为美资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起到了三方面作用,一是了解中国市场,二是结识新的合作伙伴,三是把自己品牌推荐给中国市场。”这些作用,相比成交金额,意义更为重要。
“中国加一”现象是给供应链做备案
上海美国商会成立于1915年。110年前,就有美国企业在上海投资兴业。
郑会长认为,上海一直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首选地,当然,上海的各项成本相对比较高,确实有一部分企业把供应链转移到内地、转移到第三国。“只是一部分的供应链的转移,在中国经营的这些企业并没有离开中国,他们继续在中国发展着。”郑会长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加一(China plus one),“就是说,中国还是我主要的生产基地。可能是为了供应链的韧性考虑,我需要增加一个备案。但是,作为备案的那些国家,是无法取代中国这个地位的。目前或者未来几年,都不具备能力取代中国。”
外企欢迎国民待遇
上海美国商会一直关注着中国的政策走向。2024年,中国密集出台了与外资相关的新政策,上海也在制造业、房地产、城市更新、数字化等方面,进一步激发外资积极性。
郑会长回顾,中国对外资的管理模式,从2013年开始,实行了负面清单,当年的第一批清单,列了大约190项。现在的最新一版,降到了30项以下。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数据跨境方面,中国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各项规范。
上海2024年大力刺激消费,出台了“两新政策”,即,大型商业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外资企业都被惠及。这种国民待遇,是外企欢迎的。
圆桌会议是很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
上海美国商会与上海各个政府部门保持密切交流。“尤其是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对于上海美国商会、对于我本人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郑会长称赞上海与外方、外企的圆桌会议形式很好,是一个很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郑会长建议,如果出台新的涉及外企的政策,可以及时安排一次圆桌会议,把方方面面的领导都请到,现场答疑解惑。
“我很期待,与上海市商务委有更密切的合作。也希望通过上海市商务委,给到我们企业更多的支持,让我们能够在上海的发展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做出我们应该做的努力。”(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投资上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