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安阳奋力谱写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绚丽篇章

发布时间:2022-08-02 来源:大河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常玉


敢闯才新,唯破方立。我市通过一系列政策发力,汇聚天下英才,唱响活力安阳创新驱动的主旋律。

政策发力激活人才库

安阳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关于建立科技创新指标评价考核制度的实施细则》《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精准发力构筑人才磁场,涉及科技创新转型、柔性人才引进、成果转移转化等22条举措,并谋划16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清单。其中,“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自实施以来,我市共开发人才岗位3.6万个,建立15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等,为企业引进大专以上学历人才1.2万余人,市级人才库累计入库急需紧缺人才、其他特殊人才、青年储备人才2352人。

打造创新驱动先锋队

我市还组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建立起安阳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群,及时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组织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845家,全市有研发活动的企业420家,占比56.8%,有研发机构的企业541家,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386家,有研发人员的企业554家。同时,市科技部门还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组织我市6家银行、两家保险公司和15家企业参加对接活动,通过搭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平台,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加大对市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目前,银行已为企业放贷2000余万元。

积蓄智力支撑新力量

我市还积极创新思路出台政策,打通创贷工作堵点,出台《稳就业三十条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截至6月25日,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9亿元,扶持3417人创业,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400万元,完成省定5.98亿元目标任务的91.8%,并完成我市“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8亿元目标任务的68.6%。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其中之一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安阳市委、市政府对实施优势再造战略高度重视,细化十条举措,成立了工作专班,建立了重点工作推进台账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着力把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目前,优势再造战略正在加力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提升交通区位优势

近年,安阳市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全面实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目前,鹤辉高速公路安阳段已建成通车,沿太行高速公路、安罗高速公路、内林高速公路、濮卫高速公路安阳段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可新增高速里程228公里。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国家级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5G泛在低空测试基地、无人机科创园基本建成。中国滑翔伞器材装备检测中心主体已完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列入国家“十四五”建设名单,物流枢纽智能化改造、大宗商品公共仓储设施等项目通过专家评审。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并向国家海关总署提出申请。滑县铁路专用线全线贯通、安西联络线、内黄铁路专用线正在加快推进,着力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


重塑产业基础优势

安阳大力发展电子新型显示材料产业。总投资100亿元的光远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克能锂电、旭阳光电高端显示盖板玻璃等重大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复星合力总部基地项目、光远5G电子新材料产业园、曲显3D显示盖板玻璃项目加快建设。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围绕“优供给、创高端、增品牌”,支持链主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目前,我市已筛选企业约1500家,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家。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1%,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5%,同比提高了4.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6%,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了8个百分点。

扩大内需规模优势

近年,安阳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需求。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35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79%。

下一步,安阳将深入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持续巩固提升已有优势,培育形成新的优势,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支撑、新优势。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活力。如何更好地激发数字经济这一新动能?安阳围绕智能制造、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建立了全市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库,力争在“云端”比拼中下好“先手棋”,培育新优势,释放新动能。

“数”推政务服务水平提升

在安阳城市大脑(数据中台)运行中心依托原有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的综合平台。截至今年6月24日,该平台共归集数据7.6亿余条,通过省共享门户共计申请省级接口资源118类,订阅省级库表资源441类,通过省涉及通道订阅库表资源13类,支持政务审批、公共服务、疫情防控等226个应用场景。

放眼安阳,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等便民利企的服务项目已悄然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家在享受优质政务服务时,还享受着千兆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2021年,我市投资4.97亿元用于5G网络建设,新开通5G基站1954个,累计达到3947个,实现了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覆盖。

“数”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我市将如何促进产业的数字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给出的答案是:实施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行动。

“5G+智慧工厂”一体化项目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企业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有效实现了对能源的精细化管控和对能源信息的可视化展示,为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该项目是我市推动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为了落实省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指南,我市制订了《2022年安阳市钢铁焦化水泥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开展了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分级评价,征集了钢铁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34个。同时,我市还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智能改造工程、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新业态模式培育工程。以智能化改造引领“三大改造”,推进智能化改造项目建设,入库项目66个;推动全市规上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评估评价450家,规上企业覆盖率达到70%。今年,我市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智能车间9个。全丰航空植保公司和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承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通过第二批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对象考核验收,占全省通过验收的1/3。

“数”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直播带货迎来井喷式发展。盛夏时节,内黄鲜桃一下成了“舌尖上的‘网红’。”“嗨,大家好!我现在安阳内黄的桃园,无公害鲜桃又大又红,请大家放心品尝。”近日,在内黄县豆公镇万亩桃园内,一家电商平台的主持人正在进行网络直播,观看直播的网友纷纷点赞、下单。不仅是内黄县,现如今,我市特色农产品已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多销、快销到全国各地。

为顺应数字乡村发展趋势,我市还建成了全市益农信息社市级管理平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业智慧化平台、广润坡农业物联网智慧平台,以数字建设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催生出适合乡村发展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安阳聚力主导产业集群引领、传统产业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滩占先、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四大工程”,实施集群强链提升、创新高地建设、技术改造深化、数智融合赋能、项目投资支撑、优质企业培育、绿色低碳制造、开放合作发展“八大行动”,制造业“四梁八柱”加快构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以传统产业筑强基本盘

近年,我市越来越多的传统主导产业通过智能化、绿色化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开展新技术嫁接、新模式提质、新链条重塑、新空间拓展、新品牌培育、新生态构建,开拓老产业的新领域、完善老产品的新功能,让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脱胎换骨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瞄准高质量,筑强基本盘。目前,我市精细化工、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绿色建材四大优势传统产业正在提效升级;高端针织面料产业园、中国童装名镇产城融合示范园、益海嘉里三期、年产2万吨木糖醇、年产15万吨速冻食品、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年产20万吨铝型材及高端全铝家具制造等项目稳步推进。

以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

依靠科技创新为产业赋能,不少企业在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前沿高地上展现出巨大优势。凤宝管业等5家企业被评定为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翔宇医疗等6家企业入围河南省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诚雨电子、安钢集团冷轧、安阳锻压等38家中小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强医疗器械、汤阴永新化学、复星合力、鼎鼎实业晋位升级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为此,安阳在全省率先创造性提出“链长+盟长+链主”的“双长一主制”,绘制完成全省首个《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和技术创新路线图》,勾勒出全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路线图,研究形成了产业链图、全景图、分布图、路线图,企业库、项目库的“4图+2库”产业图谱体系,为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实现精准招商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2021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1%,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以未来产业抢占制高点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近年,我市聚焦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氢能和储能、先进功能新材料、生命健康科学等未来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到2025年,未来产业在技术、产业和应用方面将实现重大突破,我市将建成区域重要的未来产业先导区、示范区。

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在转型发展之中跨越奋进。

这里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翻阅古都千年华章,安阳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打造“殷商文旅”品牌。

安阳上榜携程旅行口碑榜最受欢迎古都目的地、最佳户外旅游目的地、最受欢迎红色旅游目的地。202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4415.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35亿元,恢复率及增长率均处于全省前列。

重塑旅游目的地新地标

沿着安阳城市中轴线一路向南,即将落成的市文体中心建筑群备受瞩目。轴线之上,从北至南,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博物馆、文体中心……安阳以文化和旅游为中轴,建设城市文化长廊,重塑旅游目的地新地标。

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市文体中心的建成只是其中一环。近年,安阳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文旅融合领域创意创新、破题破冰、出圈出彩。全市先后启动实施20个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谋划“十四五”文旅储备项目110个,投资体量近1000亿元,为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以殷墟为龙头,我市着力打造“殷商文化”品牌,建设安阳殷墟国际一流考古旅游目的地,建设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项目等。建成后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将成为国家文化新地标,成为国际先进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殷商文明国际交流传播平台和文化产业创新平台。

打造中华文化超级IP

连续两年的成功举办,让“遇见最美安阳”成为一个叫得响的地方文化品牌。以宣传驱动,打造极具本地特色的文化IP,这是安阳探索文旅文创融合之路的又一创新之举。

如今,安阳文旅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安阳正成为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

构筑融合发展新空间

“安阳在探索文旅文创融合的同时,提出发展富有特色的全链条文旅业态,壮大以创意为内核的文化产业,不断推动文化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跨界融合。”市文广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文明介绍,安阳正策划、设计、打造殷墟遗址博物馆展陈设计、殷墟景区数字化展示提升、中国文字博物馆“玩转汉字”等8个国家文化公园代表性展示项目,将科技和创意融入文旅产业,全面提升品质,争抢安阳景区核心吸引力。

文旅文创,“文”字当头,优质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始终是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要义所在。我市深挖文化资源,以打造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促进旅游产业全面复苏;举全市之力创新研学形式、开发研学课程、丰富研学内容,打造研学旅行全省“标杆”、全国“典范”,每年来安研学学生超过百万人次、院校600多所;依托林州市石板岩镇写生基地优势,积极打造“中国画谷”,全镇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亿元。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