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龙携新品开启端午盛宴,匠心传承悠长黔韵

发布时间:2024-05-24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沈晔

“粽香弥漫五月五,福满安康过端午。”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感情,也承载着人们祈福、祛病、消灾的美好期盼。端午节,作为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值得世代传承和珍视。

在端午节期间,赛龙舟的激烈竞争、门前挂菖蒲的庄重仪式、饮用雄黄酒的传统习俗,以及品尝粽子的美味时刻,共同将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尽管全国各地在庆祝端午节时,习俗上或许有所差异,但粽子始终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清香的粽叶巧妙地将糯米和各种精选食材紧密包裹,这紧紧包裹的不仅是端午节的传统味道,更是满溢着的爱与祝福。

贵州龙作为贵州本土品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始终坚持匠心工艺、精制美味,陪伴了几代贵州人。从中秋黔味“刺梨火腿月饼”到年货黔味“非遗酱香肉”再到端午黔味“香禾糯灰灰粽”,在每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贵州龙都以其诚意与美味,陪伴着大家,为其餐桌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今年以“贵州龙黔味粽·好米出好粽”为主题,推出多款精美时尚的端午礼盒及美味散粽,为食客献上多名“匠人”坐镇,精心制出的地道贵州特色“黔味粽”。

“寻遍贵州,甄选到了地理标志食材——黎平香禾糯糯米。”将蕴藏着“千百年”稻香的珍稀好味道献上。香禾糯糯米是侗族千百年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侗族饮食文化的代表。其不仅保留着侗族传统的稻-鱼-鸭共育生态模式、一年一季的栽种,也因在平均海拔650米的高山梯田中历经5个月的慢生长过程,让香禾糯糯米积累了丰富的营养、沉淀出甘甜的口感、散发着香醇的气息,所以享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煮饭全寨香”的美誉。

“地道黔式技艺,成就黔式好味。”贵州龙“灰灰粽”采用布依族传统灰粽的技法制作。在百年前,布依族先辈在端午用“灰粽”作为对大自然的祭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已成为布依族人民在端午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

“灰粽”的制作繁琐精细,先将烧制好的稻谷穗灰放置在空气中约96小时,历经空气和阳光的洗礼、筛粗留细,再与泡制好的糯米搅拌融合,最后采用布依族传统技法手工包制。加入的稻谷穗灰自带碱性,使“灰粽”口味鲜香、色泽独特。

贵州龙将黔式调味、黔式食材、黔式技艺合三为一,诚意制出了地道又美味的特色“黔味粽”系列。

“香鲜酱辣,才是贵州”:从“香禾糯香粽”中领略贵州黎平香禾糯糯米的清新稻香;在“香禾糯灰灰鲜肉黔粽”感受到云贵高原优质跑山土猪肉的鲜美;由“香禾糯灰灰酱肉黔粽”里体验贵州非遗技艺制酱调味的醇;在“香禾糯灰灰麻辣五花肉黔粽”上品尝贵州遵义辣椒碰撞青花椒调制特色麻辣辣酱的爽。贵州龙招牌黔味粽,为五湖四海的食客献上来自贵州的味觉盛宴。

“上汤熬制,回味悠长”:贵州龙香禾糯大酱鲜肉黔粽,喜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粽子行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粽子文化节“粽子产品特等奖”。贵州龙将精心熬制8小时的“龙骨上汤”与黎平香禾糯糯米美味融合,将汤的鲜浓与米的清新相互交融,再包入非遗技艺制作的酱肉块,让多重匠心好味碰撞激发,呈现出令人回味悠长的诱人佳品。

“糯中藏糯,层层新意”:今年特别推出3款“创意软芯黔粽”,用香禾糯糯米包裹糯米夹心丸子,不仅能感受不一样的双重糯感,更能一口尝到三层美味。贵州抹茶粉清新回甘、高原“黑珍珠”贵州惠水黑糯米、花香馥郁重瓣红玫瑰等多种优质食材的加持,将每一款“软芯黔粽”的美味充分发挥。

贵州龙始终相信,好米出好粽,匠心成好味。每一款粽子从设计到生产,旨在让消费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多彩贵州的传统民族黔味。并且贵州龙对品质、传承的坚守,也是为了给予消费者对这个贵州本土老品牌更大的信心与更多的期待。

未来,贵州龙也将继续秉持“做好产品,让顾客满意”的理念,在严格要求品质的同时,也不断追求创新,以求用更优质美味的产品、更出色贴心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具有贵州特色的匠心好味。

在这个充满传统韵味的端午佳节来临之际,贵州龙祝大家端午福满安康。


免责声明:中国网商务频道仅出于信息传播转载本文,内容如有疑义,请联系原发网站处理。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