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吸引在华外资银行7成资产8成存款

发布时间:2018-03-30 09:59:58 来源:投资促进杂志 作者:周健 戴贤超 责任编辑:梁长玉

上海银监局在官网上披露了一组数据,显示在华外资银行把7成的资产、8成的存款,放在了上海。另据统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海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分行67家,以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代表处68家。外资银行数量持续增加,表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集聚效应凸显。

外资银行在沪“遍地开花”,持续增资

上海外滩,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有好几家外资银行。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外资银行更是星罗棋布。

2013年9月,我国第一个自贸区在上海成立,外资法人银行相继设立营业网点,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拓展相关业务,显示了跨境结算业务方面的优势。2016年,在10家跨境资金池业务量超过100亿元的银行中,有4家是上海外资法人银行。

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海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分行67家,以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代表处68家。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2017年上半年,在沪外资银行再添新军,四家外资银行分行获批开业,分别为日本商工中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阿联酋联合国民银行公开合股公司上海分行、大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开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这些银行的设立,丰富了在沪外资银行的区域分布和类型,机构的多元性进一步增强。

全球主要外资银行在中国、在上海发展的近十年里,持续增加资金、人员。有数据表明,上海外资法人银行累计获得母行增资520亿元;其中,即使是在2008-2010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上海外资银行也累计获得母行增资近170亿元。

2017年上半年,共有3家外国银行的上海分行增资,分别为北欧瑞典银行上海分行、澳大利亚澳洲联邦银行上海分行和埃及国民银行上海分行,累计增资5亿元,而且均为增加人民币营运资金。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机构集聚和增资行为都充分显示出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依旧保持信心。

总而言之,外资法人银行近十年在上海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上海银监局披露,上海外资法人银行资产、贷款、存款规模分别占在华外资法人银行总量的84.5%、84.2%和83.8%,占在华外资银行总量的69.3%、72.6%和78.8%。通俗点说,就是在华外资银行把7成的资产、8成的存款放在了上海。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机构集聚和增资行为,都充分显示出外资银行对中国经济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依旧保持信心。

上海银监局认为,在全球投资、消费和增长中心向亚太逐步“东移”的过程中,外资银行在沪集聚不仅为上海带来全球化的金融理念、人才和产品,助推上海金融服务转型升级,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亦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为中资企业从境外融资建立良好渠道

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在构建国际网络和双向投资一体化产品方面,有其先天优势。上海银监局指出,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在具有优势的跨境业务、贸易融资、财富管理、外汇和衍生产品交易、现金管理和个人理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为上海市场引入了丰富的产品、成熟的做法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促进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

衍生业务是外资法人银行的优势业务,截至2017年2月,上海外资法人银行表外衍生交易规模约为表内资产的4.2倍,衍生交易量在全国市场份额占比超10%,部分外资银行自营和做市交易量位居市场前列。

同时,外资银行提供特色金融服务,提升了上海的金融服务功能。例如,浦发硅谷银行填补了上海乃至全国科技金融专业型银行的空白,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美国华美银行利用母行在影视行业融资的优势,将好莱坞的影视制作经验和业务模式介绍给中国的影视公司,促成了多个中美间的影视合作项目。

上海的这些外资法人银行,在支持中资企业方面,有具体行动,通过融入上海本地市场,各项业务呈现了本土化发展特征。例如,上海外资法人银行的人民币资产、贷款和存款占比均在70%以上,人民币业务已成为主要业务。本地客户业务占比也大幅提升——目前,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对外资企业的贷款已经由转制初期的74.1%下降至45%,对中资企业的贷款则由17.1%上升至35.3%,中资企业客户贷款的占比已经翻了一番。

上海银监局在官网上披露,外资银行凭借在全球各国经营掌握的当地货币头寸和丰富的产品业务经验,帮助中资企业降低境外融资的利率和汇率成本;凭借银行集团平台一体化的优势,降低境外融资的管理成本。例如,大华泰国为减少浙江某橡胶集团在泰国的融资成本,利用新加坡大华银行高信用评级的优势,在美元借贷市场以低成本借入浮动利率美元,并向客户提供美元贷款。同时,因为客户实际需求为固定利率的泰铢资金,为了避免浮动利率和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必要成本,大华泰国为该客户提供利率掉期与美元泰铢货币掉期。

经营稳中向好,风险总体可控

“外资法人银行已经成为上海银行业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市场参与者。”上海银监局给予了这一肯定。

“一是外资法人银行在上海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法人转制的正向效应在上海得到了充分体现。二是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也起到积极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三是外资法人银行积极助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银监局在《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十年发展稳健“本土化”和“走出去”成果显著》一文里,介绍了外资银行的努力。据悉,受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影响,上海外资法人银行的经营曾出现波折,但是整体上取得了成绩。

目前,金融安全受到高度重视。上海银监会官网上有文章指出,上半年上海辖内的外资银行经营稳中向好,风险总体可控。截至6月末,上海辖内外资银行总资产1.3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上海银行业总资产的9.5%;各项贷款余额4261亿元,同比增长2.4%;各项存款余额6044亿元,同比增长8.2%;不良贷款率0.51%,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创近两年来新低。

“十三五”是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决胜阶段,也是自贸区、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时期。上海银监局表示,将进一步促进上海外资法人银行的稳健发展。具体措施将包括,支持鼓励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外资银行的全球网络和跨境经营优势,提供符合中资企业境内外发展、国际产能合作等战略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发挥好国际化经营的示范效应。同时将提供交流平台,鼓励外资银行在多个业务领域加强与中资银行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实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