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智能驱动商业“再增长” 大数据技术赋能保险风险减量

发布时间:2023-06-21 来源:中国网商务频道 作者:梁长玉 责任编辑:常玉

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不断革新着商业的各个方面,其中,很少人熟悉的位置智能已经悄然登陆商业世界的各个领域,让那些认识到它力量的企业,获得智能化的、实时的、基于位置的洞察力,成为企业高速增长背后的“助推器”。

那么,位置智能在保险行业现在应用的情况怎么样?2023年6月14日举行的“2023年捷泰天域用户大会”上,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对话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风险保障分会何湘锋副秘书长,解读位置智能在保险行业的应用及价值。

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位置智能已经悄然登陆商业世界的各个领域,位置智能在保险行业应用情况如何?

何湘锋:实际上保险行业在销售、核保、理赔、风控等多产品、多环节、多场景广泛应用到位置智能技术。

比如在销售环节,利用位置智能技术开发营销作战地图,了解目标客户在哪里、关键标签等,建立销售网络和拓展方案;在核保环节,通过位置智能技术清晰标的一些风险因子及基本情况,尤其是农业保险,结合卫星数据实现承保作物的确权、面积大小、具体位置区域等,支持定价和产品开发;在理赔环节,运用位置智能技术开发理赔管理平台,理赔查勘车辆分布和管理,在客户出险这个场景,可以快速定位出险客户位置,制定最优理赔路线,如果更加深度的研究,可以实现理赔资源的网格化配置。

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就更加广泛了,首先是国际再保险公司和先进保险公司,很早就运用位置智能技术开发风险地图,国内保险公司也在近十年快速发展,以平安财险的鹰眼系统为起点,各中大财险公司纷纷开发基于位置智能技术的风险地图平台,比如太保财险的风险雷达、国寿财险的安心防、阳光财险的阳光天眼等。同时,在营运车辆保险风险管理领域,各家保险公司联合部分科技企业,以位置智能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开发多个营运车辆的风险管理平台。

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位置智能在保险风险减量方面的应用及价值怎样?

何湘锋:2023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减量的指导意见,2月的财产保险监管会议强化了保险行业落实高质量“风险减量”工作的部署,其中就有应用创新科技的论述。

那么位置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在自然灾害的风险减量,让保险公司了解承保风险在哪里,精准的投放防灾防损资源,有两层价值:

第一个层面实现自我风险减量,在承保前了解拟承保标的风险大小,可以帮助制定核保策略,比如要不要承保、费率是多少、是否设置其他核保条件等,尽可能避免了高风险渗漏、保证承保的风险对价,也就实现了保险公司本身的风险减量。

当然这并不是风险减量的初衷,所以第二个层面就是要实现社会整体的风险减量。简单来说就是保险公司了解了风险所在,精准的投入风险管理或防灾减灾资源,帮助潜在客户或承保客户消除隐患、改善风险,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的风险减量,这也是保险公司的社会价值所在。

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请您从保险行业视角谈谈位置智能、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变革。

何湘锋:位置智能、大数据技术当然会带来保险行业的变革,核心就是驱动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风险评估的精细化。以自然灾害风险评级为例,可以将分析维度从过往承保、理赔数据的二维提升到融合区域风险因子、个体特性风险因子的多维,也为累计风险分析、核保政策调整、巨灾模型运转提供基础。

二是风险分布的可视化。保险公司承保的标的数量以万计量(以传统非车险为例),一些头部险企甚至达到千万量级,海量的数据通过位置智能技术实现承保标的可视化展示,一图掌握标的及风险分布。

三是风险管理的智能化。以台风暴雨风险防控为例,融合灾害预警预报数据、风险及相关评级数据、地理数据、承保数据等,在台风来临前,快速识别灾害重度影响区域的承保标的,集中有限的防灾减灾资源,如人力、物资等,精准、快速投放到这些标的中,提升抗灾能力,实现风险管理的降本增效。

四是风控服务的多样化。基于位置智能平台可以搭载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技术,提供客户更加多样的科技风控服务产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之中,融合GIS、大数据、云计算等多元技术的位置智能已经帮助包括保险行业在内的零售、地产、金融、汽车、物流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做出高质高效的决策,解决核心业务问题,在不确定环境下,看的更远、更快、更准,从而让管理效率提升,让战略落地,让增长可持续!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