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化自然宜居新生态——绿色建筑工程师

发布时间:2021-05-19 来源:中国网商务 作者:商闻 责任编辑:常玉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自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理念之后,这一命题便在西方世界有了飞速发展,在此期间我国也在稳扎稳打的推动国内的绿色建筑进程。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随之正式映入工程人的眼帘,政策的加持对于这一新理念,无疑是一剂强心针。2013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

2017年3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提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

相关部门在几年间,陆续以政策为引导,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着以示范性工程的榜样效应,国内也积极营造适宜绿色建筑生长的业内环境,香港汇丰银行、台北101大厦、“纸教堂”等享誉全球的成功案例,让市场看到了希望。针对“被动式”建造技术的精进,和当下“智慧化建筑”的命题进行了融合。

2020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等多部门,提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其中提及: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在2021年1月8日,住建部制定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该办法不同于LEED的模式,因地制宜的针对我国多气候区的特点,设置了“短板效应”的红线,禁止项目补偿模式,更好的呼应与生态达到和谐的绿色建筑命题。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但是随着政策出台以及扶持,它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目标清晰、政策配套、标准完善、管理到位的体系。

明确了绿色建筑的核心命题——可持续建筑:是指建筑能够在世界上持续发展下去,而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建筑。可持续建筑的灵魂是因地制宜,关键是有与气候、地域、文化融合、环境和谐,技术经济效益好、可推广、可复制的“平民化”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而这一需求,也激发工程人精进自身的专业素养,来匹配这一时代的岗位需求,绿色建筑工程师便自此应运而生。

企业需不断引进人才,社会需要不断培育高科技人才,人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建筑企业竞争的内核动力。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作为全国信息与邮电通信行业的国家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本着“服务企业、惠及人才”的原则,开展了全国智慧建造工程师专业技术等级培训、全国全过程工程咨询师专业技术等级培训,目前已举办多期培训和考试,为行业输送大量相关专业人才。

为深入贯彻《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发展绿色精神,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也为培养专业的绿色建筑性人才,提高其个人社会价值,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邮电通信人才交流中心成立全国建筑化专业技术考试中心,为绿色建筑工程师专业技术考试与培训进行指导与把关。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