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分类救助 北京西城区全面启动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

发布时间:2020-05-15 来源:中国网商务 作者:商闻 责任编辑:梁长玉

5月14日,北京西城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新闻发布会在西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西城区副区长李异就《西城区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西城区民政局局长张丁就西城区困难群众帮扶救助相关政策调整情况进行了介绍,西城区商务局局长袁利就携手全区40余家综合超市,向困难家庭发放“西城消费惠民暖心券”情况进行了发布。新闻发布会由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商德江主持。

《行动计划》共7个方面、35项具体举措,全面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水平,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细化任务分工、精心组织、协同配合、注重效果、加快推进,“发现——帮扶——评估——政策调整”的扶助闭环,“资金+实物+服务+精神+机会+N”的扶助方式,“明察暗访、社会监督、财政监督”等方式加强帮扶救助风险管理,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体系完善的分类救助工作模式,为困难家庭提供“民生大礼包”,全面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新时代西城民生工作新篇章。据悉,为了扎实推进《行动计划》的落实工作,西城区还制定了2020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细化了67项具体任务,明确了牵头区领导和责任部门,涉及全区17个委办局和15个街道。今后每一年,西城区都会专门制定年度《行动计划任务分解》,确保困难家庭关爱扶助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深入、取得实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肩负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的使命担当,各项工作具有引领性。站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满足相对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西城区委区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制定出台了《行动计划》,力求在关爱扶助困难家庭上推出新举措,为困难家庭提供“民生大礼包”。

《行动计划》力促工作思路转变,有以下几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扶助对象的转变,从“关注个体”转变为“关注家庭”。第二个转变是扶助方式的转变,从“关注物质需求”单一方面转变为“关注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等多重方面。第三个转变是审批权限的转变,由“逐级审批”向“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转变。第四个转变扶助模式的转变,从政府救助部门“单一救助”转变为“多元协同”扶助模式。

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创新困难家庭关爱扶助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模式,健全完善帮扶全周期、救助全生态的一体化民生保障体系,营造全社会共筑爱心、协同扶助的氛围,提升困难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扶助理念,在重点做好困难家庭物质需求救助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家庭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帮扶,推动社会救助从托底线、救急难向可持续、综合扶助转变。全面构建以家庭为单元的扶助机制,围绕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生活困难补助、特困供养等困难家庭,依托大数据共享和智慧帮扶平台,推动部门联动、系统融合和综合评判,实现对困难家庭的精准扶助。

截至4月底,全区困难家庭总数为9046户、14121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0.96%。其中:低保家庭8356户、13109人;低收入家庭318户、632人;生活困难补助家庭201户、208人;特困供养家庭171户、172人。

西城区副区长李异接受媒体采访

《行动计划》共推出七个方面、35项具体举措。

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加强党组织主动帮扶。结合“进千门走万户”行动,积极联系帮扶困难家庭,变困难家庭上门求助为党组织主动进门帮扶。用好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动员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通过联系帮扶、志愿服务,切实为困难家庭分忧解难,让帮扶工作更暖心、更贴心、更有爱心。发挥社区工作者作用。充分利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实行社区党委统筹、社区工作者负责的工作模式,延伸公共服务触角,力争把困难家庭需求发现在社区、解决在社区,让社区成为扶助的温馨家园。推动志愿者参与行动。发挥党员在民生领域的带动引领作用,创新党群共建的新路径,积极引导志愿者开展“一帮一”“一帮多”“点对点”关爱扶助活动,不断壮大困难家庭扶助队伍的力量。

在建立健全机制方面:健全困难家庭主动发现机制。发挥困难家庭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的作用,采取家庭与社区同步申报的方式,对新出现的困难家庭进行动态识别,及时掌握困难家庭情况,及时将困难家庭纳入台账和数据库管理,不断夯实困难家庭关爱扶助工作基础。建立困难家庭动态评估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变化,由民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每年对困难家庭开展一次专项评估,重点对政策覆盖情况、困难解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动态掌握困难家庭状况,更好地实现精准扶助。建立困难家庭个案扶助机制。针对综合施策后依然困难的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开辟急难事项“绿色救助通道”,采取“一事一议”会商解决,通过个案帮扶进一步提高救助精准性,确保困难家庭实现动态脱困。建立定期政策评估机制。积极开展困难家庭平均支出分析测算研究,研究结果作为制定和调整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困难,及时跟进评估,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努力实现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困难家庭需求变化相呼应。

在转变管理服务方面:深化审批事项改革。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等事项审批权下放,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实现救助申请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形成部门定政策标准、街道审批、社区申报、职能部门监管的救助管理模式,让救助申请更方便、救助帮扶更及时。开展“一户一策”定向扶助行动。根据困难家庭的不同特点,围绕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残疾帮扶等内容,制定专项扶助方案。对长期在册的困难家庭,持续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困。搭建全区困难家庭信息系统。建立以家庭为单元的困难家庭数据库,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困难家庭帮扶救助模型,打造智慧关爱扶助平台,实现民政、教育、就业、医疗等各项政策集成落地,跨部门救助数据实时共享。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区级各职能部门解决急难救助和重大事项救助,街道社区解决日常救助和一般性临时救助。民政部门主责兜底保障,相关部门负责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红十字会和慈善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个性化帮扶,实现救助政策和服务的无缝对接。改进帮扶救助方式。转变以资金和实物为主的救助方式,探索创新“资金+实物+服务+精神+机会+N”的扶助方式,不断满足困难家庭多元化需求,有效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进一步增强困难家庭自主脱困能力。加强帮扶救助风险管理。采取明察暗访、社会监督、财政监管等方式,将各项社会救助资金、惠民资金(卡)、困难群众帮扶资金纳入常态化监管,确保社会救助资金使用安全规范、落实到位。

在提升扶助效能方面:加强扶助巡视探访。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关爱扶助工作,优先开展有学生和老年人的困难家庭关爱扶助,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散居孤儿、低保家庭重病重残儿童、特困供养人员、空巢(独居)老年人、重度失能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主动探视和巡查探访,及时解决生活困难、给予精神慰藉。积极促进就业稳定就业。提高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后的就业奖励标准,完善失业青年见习补贴措施,启航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脱困“造血”功能,增强困难家庭融入社会的能力。据人力社保局统计,截至2020年4月,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172人,累计帮助262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0.71%,消除“零就业家庭”16户。西城区首创社保就业“一窗通办”模式,并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推广。面向城市基层治理需求,开发街巷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匹配西城区区域发展的技能培训项目。开展街巷物业管理员技能培训,实现“4050”人员上岗就业。依托各街道就业援助中心实施“一卡、一协议”(发放一张“就业援助卡”、签订一份《就业援助帮扶协议书》)精细化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举办暑期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在就业招聘活动中引入“便携式”职业测评模式;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等服务,多举措激发干事创业动力热情,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开展精细化就业服务。鼓励区属部门挖掘政府购买的城市运行服务岗位,优先安置本区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针对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开展职业指导,实施“一对一”帮扶跟踪服务,增强就业意愿,提升就业信心。扎实做好医疗保障。推进区属医疗机构、民政、医保和卫健系统信息共享,优化社会救助对象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流程,解决社会救助对象看病资金周转时间长、报销环节多的问题,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19年全区医疗救助累计5099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款4415.48万元。2020年一季度医疗救助累计613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款543.75万元。今年,在全市率先实现11家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全覆盖。押金减免环节由医院发起,街道办事处远程线上审核,办事材料从3份减到零份,实现了”零材料”“零跑路”“不见面”办理,使办理环节更为简便和快捷。全力做好医疗救助服务。利用区域医疗资源优势,为有需求的困难家庭免费建立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提供随访和转诊服务。成立区属医院专家组,进行疑难疾病的会诊和治疗,让医疗服务更有力。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积极推进重点棚改项目建设,完善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政策,统筹利用文物腾退、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平房翻建修缮等多种途径,解决困难家庭住房问题。结合区域实物配租资源少、市场租金高的实际,适度提高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市场租房补贴标准,构建满足困难家庭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据房管局统计,西城区入住公租房2625户,其中低保、低收入962户;市场租房补贴发804户,低保、低收入299户。实施残疾人个性化帮扶。以西城区残工委名义印发了《西城区困难残疾人“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实施方案》,结合残疾人实际困难,围绕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社会保障、心理关怀、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等内容,着力做好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家庭个性化帮扶救助,更好地保障残疾人权益和基本生活。群体开展包括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托养等方面的帮扶。截至2020年3月,西城区现有持证残疾人4.3万人,有7970人纳入到帮扶对象范畴,其中低保、低收入、困补和特困供养人员有1774人,占总人数的1/5。开展困难家庭心理援助。建立困难家庭心理服务团队,在突发事件中及时为困难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让困难家庭成员身心更健康、家庭关系更融洽,让社会更和谐。全区9家三级医疗机构成立了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夕阳有约空巢老人俱乐部”心理健康服务。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关爱。落实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切实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生活。持续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疾病控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宣传、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工作,发挥志愿服务的作用,筑牢关心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坚强防线。截至2020年4月30日,全区共检出精神障碍患者6023人,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923人,报告患病率为4.176‰(全市患者报告患病率为3.702‰)。建立了街道-社区关爱帮扶小组综合管理模式。街道层面逐步健全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及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对社区高风险患者开展多部门个案会商会,解决个案具体问题。社区层面成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关爱帮扶小组,每名精神疾病患者都有一个社区关爱帮扶小组对接。此外,区精保所面向全区在册患者进行团体辅导,开设5个康复小组,结合本辖区康复者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应用发达国家倡导的艺术疗愈等方式,挖掘康复者的人格潜能,成为康复者融合社会的创新方式。

在救助政策调整方面:完善困难家庭认定标准。结合西城区区域位置原因造成社会救助对象日常开支、生活消费高,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在全市首家完善困难家庭认定标准,将社会救助家庭拥有应急之用的货币财产总额,由上一年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认定标准,调整为以西城区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认定标准,适当降低社会救助家庭认定“门槛”,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在全市首家出台区级临时救助政策,注重加大急难型和支出型家庭救助,确保困难家庭得到及时救助,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陷入困境的老弱病残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适度增加救助频次和救助额度。对于西城区户籍持证残疾人,按照临时救助标准的1.5倍给予救助,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加大教育助学力度。提高政府助学奖学金标准,鼓励和引导困难家庭学生提振信心、争创优秀。对家庭困难学生在“三免两补”基础上,减免校服费和伙食费。调整高等教育新生入学补贴。将入学当年一次性救助最高标准调至12000元,学费低于最高救助标准的,按实际发生金额救助。补贴金额为全市最高,让困难家庭孩子能够顺利进入所考取的大学,有效解决代际传递问题。调整冬季采暖救助方式。进一步完善冬季采暖救助方式,在全市首家推出涉及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生活困补家庭、低收入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采暖救助政策,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含困补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照1800元/户/采暖季的标准救助;低收入家庭,按照800元/户/采暖季的标准救助。每年投入资金1600余万,惠及近9000余户,实现救助对象全覆盖。

在丰富帮扶手段方面:设立街道应急救助金。各街道统一设立50万元应急救助备用金,开展“救急难”工作。对遭受重大疾病等急难情形,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经街道认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予以先行救助,充分发挥应急救助“雪中送炭”的作用。持续优化救助流程。借助政务服务区块链行动计划,从方便扶助对象办理的角度设计救助流程,打通信息壁垒,全面提高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发挥西城家园平台作用。依托西城家园等APP平台,不断拓宽困难家庭申请救助和反映问题的渠道,实现线上咨询、网上申请、跨区申请,有效解决社会救助对象人户分离和求助不便的问题,让救助申请更便捷。制定困难家庭关爱扶助指南。结合社会救助政策,分类设计救助流程,为每户困难家庭配送涵盖法律依据、办理条件、救助标准、申办流程、办理时限、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关爱扶助指南,实现救助政策渠道畅通、信息无缝对接。建立健全诚信扶助机制。严格困难家庭登记管理,达到脱困条件的依法依规及时退出。对弄虚作假、不如实申报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加强社会救助激励,更好地聚焦和扶助真正的困难家庭,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在整合社会力量方面:加大群团组织帮扶力度。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教、困难职工帮扶、妇女儿童关爱等方面创新帮扶方式,打造帮扶品牌项目、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助力困难家庭摆脱困境。发挥慈善组织补充帮扶作用。拓展区红十字会人道主义援助项目,创新救助方式,提升救助效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帮扶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深化区慈善协会在助学、助医、助老、助困、紧急救助等帮扶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充分发挥慈善扶贫济困、扶老助弱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关爱扶助。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救助帮扶,依托街道困难救助服务所专业化优势,广泛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开展陪护、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法律援助等服务,让困难家庭享受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社会扶助。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模式。积极撬动市场资源,鼓励和引导保险企业开发商业保险救助,提升政策“边缘地带”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有效缓解困难家庭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支出,确保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正常有序。

据介绍,结合西城区正在开展的“西城提振消费行动”,西城区商务局携手全区40余家综合超市,针对区域9000余户困难家庭定向发放可消费100元商品的“惠民暖心券”,每人可领取3张。为方便困难家庭使用惠民暖心券,特地设计了小面额金额暖心券,一次可使用一张或多张,在时间安排上,券的有效期比较长,长达两个月;40家大型综合超市覆盖全区,基本满足10分钟内持券消费的需求,且超市的商品全品类参与。对于少数行动不便的人员,通过预约可实现送货到家。(白雪、张海涛)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