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统一资管机构跑道 平安信托瞄准中小银行委外市场

发布时间:2019-12-20 来源:北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常玉

近期,《保险资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保险资管产品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统一化,本质上是在保险资管产品领域进行资管新规的落实与细化。

事实上,上述文件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去通道、禁止资金池业务、限制期限错配、产品分类等方面与资管新规均保持一致。无疑,资管新规等文件的出台让资产管理行业更加标准化、统一化。

资管新规等文件出台后,不同资管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台竞技,那么各大资管机构间应如何定位自身才能在大资管2.0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呢?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平安信托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陈勇,听其详解资管新规影响及债券委外业务打法。

资管新规统一资管机构跑道

“原来信托、银行、基金在各自的跑道上,大家都不一样,所以有监管套利、资管乱象。资管新规把跑道标准化了。资产管理机构,就像是跑道上的赛车,不管信托、证券还是基金,现在都在同一个标准跑道上比赛。”平安信托固定收益部负责人陈勇表示。

在他来看,在统一化、标准化的资管跑道上,车就是机构平台,人才是赛车手,而油门和刹车就是激励文化和风险文化。未来赛场的胜出者一定是“三好生”“:好车、好人和好的文化。

资管新规开启大资管2.0时代,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未来,资管行业会呈现头部化。资产管理机构利用协同效应强、品牌效应好、资金渠道广、运营成本低、产品体系全、研究实力强等优势,不断塑造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陈勇称,未来发展趋势一定是两极分化加剧,规模向头部机构集中,大的会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因为跑道标准化了,进跑道的门槛提高了。

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各大资管机构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资产管理机构站在统一跑道上同台竞技,不同资管机构间的差异化竞争也成为关键。

“与证券、基金相比,信托是唯一兼具银和非银的机构,也是最懂“银”的“非银”。首先,信托的传统信托贷款业务,与银行的信贷业务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信托和银行是合作关系最密切的金融机构,在资产、资金和产品上已经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基础”。陈勇表示。

中小银行成债券委外业务突破口

伴随过去几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重要的盈利来源息差不断收窄。各类银行为维持较高利润水平,均积极谋求在投资、资管等非信贷业务领域的突破与扩张。在大行、股份制银行纷纷成立理财子公司之际,中小银行在未来的大资管竞争格局中的地位略显尴尬。

“针对中小银行这一痛点,平安信托债券委外业务依托强大的投资管理能力,可根据银行风险偏好定制差异化产品投资策略,满足银行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实现资产增值”,陈勇表示。

据介绍,平安信托是在业内较早开展债券业务,债券业务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业内率先顺应资管新规进行业务转型的公司。姚贵平出任平安信托董事长后,提出打造特色团队,重点培育有发展前景、有竞争力,能做大做强的业务板块,债券业务被寄予厚望。

具体的打法上,平安信托先瞄准中小银行债券资产管理,致力于做中小银行的债券资产配置管理专家。定位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资管新规、非标转标、打破刚兑这三大背景,意味着有100万亿资产管理规模面临重新洗牌,而且洗牌的结果大部分产品要以净值型产品形式存在。信托公司作为大资产管理行业之一,平安信托作为头部信托公司,率先转型取得先发优势,在未来债券资管格局里也理应有一席之地。

新的监管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方向转型,银行开始关注自身主动管理的能力。净值化转型让银行压力倍增,特别是中小银行。然而这也成为新监管环境下,委外投资机构债券委外业务的突破口之一。

其次,陈勇坦言,中小银行在资管新规下相对有一定的劣势,本身也有跟头部机构合作的诉求。在他看来,中小银行委外和理财业务具有“非常庞大的空间”。初步估算,农商行、城商行可委外的理财规模达4-5万亿。“从国内实际来看,中小银行的需求还是很强劲的。”陈勇告诉记者,中小银行做委外主要居于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增利,就是提高投资收入;第二,引智,要引外面的智力进来,跟外部专业机构接触,增加信息交流渠道和培训机会,对自身队伍建设和投资能力提高都是有帮助的。再次,中小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平安信托的亲密合作伙伴,在原有业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中小银行提供债券资管业务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水到渠成。

多重联动,发挥独特竞争优势

近年来,不少银行开始加强委外机构管理。在机构选择上,只能是持牌金融机构且银保监会认可的机构,甚至不少银行在此基础上只选取市场排名靠前的机构。

陈勇表示,“这几年委外市场很多机构在逐渐退出,但是头部机构有些委外不降反升。委外客户现在对投资机构的遴选标准也越来越高了。”

陈勇告诉记者,首先,在准入上,委托人在遴选对象上非常谨慎了,各家都有评分体系;第二,合作以后,会对投资机构进行投中、投后的监控,交流也会更多了;最后,核心还是业绩,要对委托人负责,要给委托人做好业绩。“平安信托之所以在管理规模等方面位于行业前列,一个方面,是依托平安集团在债券投研、信评、交易系统、渠道上的综合优势;另一个方面是自身优势,包括能够实现标与非标的联动、一二级联动、境内外联动、与公司特殊资产投资团队联动,以及人才优势。”陈勇表示。

首先,平安集团在债券投研、信用评级、交易系统、渠道上具有综合优势。综合金融是平安信托区别于其他信托、券商和基金的显著优势。

其次,平安信托在开展固定收益业务也具有其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一是标债与非标的联动。信托此前擅长做非标,现在做标债,客户其实没有变化,只是产品变了。而且,非标传统上就是地产和城投这两类客户,在标品债券里头,目前地产债和城投债的存续规模达到12万亿元,占整个信用债的28%,是非常庞大的发行主体。对于这两类主体的信用风险把控上,由于信托具有标与非标联动优势,与券商、基金相比,还是有相对优势的。

二是一二级联动。监管层目前正在逐渐放开信托公司在承销业务、ABS、ABN的牌照,一二级的联动也将使得信托在资产获取、客户把控上具有优势。

三是境内外联动。依托平安信托及平安海外的优势,利用QDII和RQDII等工具,关注境外债券投资机会,挖掘境内外市场的价值洼地,为中小银行提供全方位的资产管理服务。

四是与特殊资产团队联动。姚贵平上任董事长后,将传统业务当做平安信托的正面战场,而将特殊资产业务视作“特种作战”,后者瞄准这一轮经济波动产生的万亿不良资产市场。而固收团队可以与特殊资产团队在高收益债市场进行充分合作,共同开发产品。

除了综合金融的平台优势与内部的四重联动优势,平安信托更大的优势是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路径。好的文化才能激励人才,在布局新战略的同时,平安信托建立了创新和特色化工作机制,鼓励业务团队聚焦细分领域,做精做专,通过深层错位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可持续的、富有生命力的发展模式,以此获得市场领先地位。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