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内镜诊疗多学科协作,拥抱“精准+舒适”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9-11-13 来源:中国网商务 作者:商务 责任编辑:常玉

近日,2019年上海同济第四届食管疾病多学科协作高峰论坛上,来自日本大学医学部内镜专家后藤田教授,在做主题学术报告交流时,自嘲:“再过15年我可能就要转岗了,因为日本将无胃癌手术可做。”话语一出,技惊四座。

面对来自中国、中国台湾、加拿大等地的各位消化科和消化内镜的专家,日本大学医学部内镜专家后藤田卓志教授在学术大会上分享了一个日本近期的热点话题。即在日本,通过从出生人口中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研究发现,目前感染HP的情况正在逐年减少。比如,1965年出生的人群中,HP感染在30%,而如今的初中生则只有5%,换言之,年轻一代发生胃癌的比例会降低。

后藤田教授说:“虽然胃癌和遗传、家族史,以及环境因素有较大的关系,但其实它与HP感染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感染HP,并逐步发展成萎缩性胃炎,随着他的成年再进一步发展成肠化生,那么50年~60年后,就有极高的可能性会发展成胃癌。在日本,如果一个从来没有HP感染,那他仅有1%~2%的可能性得胃癌。所以,在日本筛查加灭菌是对胃癌的主要控制手段。

今年,更有一篇新论文发表观点称,15年后日本胃癌发生率会非常低,更有评论跟进表示2035年在日本可能不再需要胃癌筛查,他说:“我的手术可能也就只剩下15年可做了。”而这样的展望,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日本重视HP筛查和灭菌工作。

当今世界胃癌的发生率虽降为第五,但其死亡率高居第三,而胃癌的发生有80%是在东亚地区,其中,日本、韩国和中国首当其冲。作为胃癌大国日本,在其早年的研究中发现,一般等到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后再就医,通常情况下会被确诊为“进展期胃癌”,此时已是胃癌的中晚期,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筛早治至关重要。

个性化诊疗+内镜“精准、舒适化”诊疗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胃癌筛查呢?那就是做好针对HP的筛查。

上海同济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许树长表示,日本和韩国,由于具备比较健全的筛查体系以及灭菌工作,所以胃癌的死亡率正在下降。“从研究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我国的胃癌发生率低,但死亡率偏高,这也变相地反应了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即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低,绝大多数消化道癌发现时已为晚期,所以我们要重视筛查,并定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许树长教授说。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占据所有癌症的50%,面对严峻的现状,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定制出了更符合我国特色的早癌筛查“李氏量表”。许树长教授就该量表在自己的临床应用中介绍说:“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胃癌高危人群,即包括年龄、既往史、家族史、饮食习惯等定义并不十分精准,无法明确究竟哪些人群需要行胃镜筛查。而如今,通过采用血清学的预筛查加上内镜精查的两步法筛查就可以实现胃癌的精准筛查。”

大会现场,中日专家真刀真镜上演了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手术直播”。现场呈现不需开膛破肚,只需一根细小的“隧道”进入人体内就能实施微创手术,不仅手术时长较短、患者痛苦少,后期恢复也较快。

许树长教授还表示,如今的内镜诊疗技术正日益规范化,且舒适度也大大提高。比如,传统的常规活检往往会让患者在等待时忐忑不安,而先进的“光学活检”则可在体内进行快速、实时观测,利用图像强化技术对胃壁进行观察,远比活检更具有操作性,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借助内窥镜精细检查黏膜表层微细血管,也大大提高了早癌等病变部位的可辨别度,为消化道早癌精确诊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未来的消化道内镜中心

作为举办了4届食管疾病多学科协作国际高峰论坛的上海同济医院,作为本地区的危急重症的诊治中心,每年的门急诊量超过220万人,其中急诊达30余万人,临床收治病患超过7万,手术病患接近5万,其中有40%是微创手术。而这与许树长教授带领的“内镜诊疗中心”的学科发展密不可分。就发病特点而言,消化道出血位居全市第三,而作为消化内科,尤其是内镜诊疗中心,在消化出血的诊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同济医院也希望能在该学科领域的日益发展下,争取逐步建立国家级的消化道内镜中心。(陈海滨)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