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企业不能只有35岁以下员工

发布时间:2018-09-20 来源:中国网商务 作者:周健 责任编辑:梁长玉

“有个朋友给我介绍她的朋友求职,38岁,以前做总经理,现在求职行政司机。”网友“ETO-小草妹妹”9月14日在微博上讲述这件事,说自己“想想都很心酸啊。”

9月12日,一篇《永远被招聘拒绝:35岁的人都去哪了?》出世,迅速成为爆款,累计阅读量已达360万,很多人转发这篇文章,点评这篇文章,被这篇文章勾起了思绪万千。

“互联网行业平均年龄26岁,其中,55.8%的互联网从业者为90后。”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梁长玉呼吁,60后、70后、80后员工要继续增强自己的实力,延缓职场生涯,企业也要为有意转型的员工提供机会。

企业喜欢“吃青春饭”

今年35岁的人,出生于1983年。当80后进入职场时,70后的“大叔”“大婶”曾经一阵骚动,感觉到后生可畏。正如《永远被招聘拒绝:35岁的人都去哪了?》这篇文章所说,“35岁,很多人已经头发不保。”也就是说,35岁的人已经是不年轻了。“大多数的招聘启事里,都会设置一道年龄分水岭,来隔绝大龄求职者。而在很多场景下,这条冷酷的分界线,会划在35岁。”

以盈利为己任的很多企业,确实不喜欢招聘35岁以上的人员,同时不断淘汰着年龄偏“大”的员工。近日由拉勾发布的国内首份《90后互联网职场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平均年龄26岁,其中,55.8%的互联网从业者为90后。从城市分布来看,90后互联网从业者大都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等互联网城市。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专业就是各大学的热门专业,培养出一批批的70后、80后的计算机人才、互联网人才。难道,这些人现在都一批批进入淘汰期了?”网信盾互联网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梁长玉认为,企业有自主用工的权力,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可以淘汰不满意的员工,保持新陈代谢。

“人到中年,身体走下坡路,灵敏性下降,不能高强度工作。有些老员工还把上一批老员工的倚老卖老的坏毛病继承了下来,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梁长玉表示,企业用工的目的是创造财富,而不是花钱养人。

劳资双方都应该努力

35岁以上的、40岁以上的,既然在职场的受宠度下降,那么他们都去哪儿了?按照网友“ETO-小草妹妹”在微博上的爆料,那位38岁的前总经理,现在愿意当一名行政司机。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

网友“晨竹之心”感慨,人到35岁就是一个坎,上有老下有小,想要实现财富自由,经济基础不够,业务技能不扎实,经验阅历又没有真正捶打好,该如何走?

网友“待业中的股神--经病”认为,超过35岁,如果没有在职场,就研究自己干点啥吧。网友“你夏姐”认为,35岁出来创业还是不算晚。

《永远被招聘拒绝:35岁的人都去哪了?》这篇文章也鼓励35岁以上的80后创业,“不走企业单位的独木桥,还有创业的阳关道。”

“不可能人人创业,更不可能每位创业者都走向成功。”梁长玉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应该是青春汇;出于企业文化传承的需要,也应该保留年长的员工。“片面追求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个企业是不可能诞生‘工匠’的,这种过于自私的企业不应该被社会尊敬。”

上海对市民提供多种职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可以得到一半学费的补贴,这是促使市民终身受教,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即使互联网企业,内部也有大量的不需要苛求年龄的工作,完全可以用于内部安排。”梁长玉呼吁企业,为有意转型的员工提供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将员工解聘后推给社会。

相关资讯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