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呼吁将“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8-04-17 13:24:3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周健

4月2日,《人民政协报》民意周刊版,人民政协网,全文刊发了由民盟北京市委职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冯午生院长撰写的《将“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一文。文章以“北京中轴线文化”为例,从七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课堂的教育模式。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微信图片_20180403111115.jpg

微信图片_20180403111118.jpg

近五年来,非遗进校园在北京地区2200多所中小学已经普及。在课后“三点半”的社团课、劳技课、通用技术课、美术课课堂涌现出木工、石刻(篆刻)、陶工(泥塑)、剪纸等30多种手工,每所学校都有相关校本教材,还有学生很多的手工作品,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图书馆里等缤纷展示。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现有学生手工作品已经从体验非遗技艺,开始融入了文化元素,并尝试创新应用。越来越多的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及相关骨干教师也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手工作品差异不大,已开始探索衔接教育模式了。以“北京中轴线文化”为例,“中轴线申遗”是北京建设四个中心的文化中心建设的重点,提高广大民众的认知度是申遗的一项指标,同时也是在北京广大市民普及美丽家园文化环境的社会教育。在调研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及相关骨干教师开始研讨如何将中轴线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北京市中小学手工课堂,让师生在手工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提升广大师生对于“中轴线申遗”的认知度。

笔者以为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将“中轴线文化”融入到手工课堂。立足“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创新与发展”两者融合育人,通过将中轴线古建里的吉祥图案与不同建筑元素融合的造型设计、功能设计、艺术设计,将中轴线上中华老字号商业文化里的非遗技艺流程等元素,作为手工创作的素材来源,融入北京中小学手工课堂,形成“技艺+文化”的伴侣创作基础。

二是用手工作品的形式来表达语文课文内容。应用各种非遗手工技艺,设计制作成一组组不同形式的语文课课文作品,比如诗词、古文等。还可尝试将非遗和美术、化学、物理、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等学科衔接,逐步融合,提高广大学生对于学科探索的兴趣。

三是用手工作品的形式来提升家庭生活的文化品质。针对家庭生活中的传统食品、服装服饰、家具图案、陶瓷、建筑家装消费领域,将“中轴线文化”作为创作素材,进行设计与应用的创作,所产生的作品将真正融入家庭文化交流,提升家庭文化生活品质。

四是建设以学生成长为主体的“我的作品和我的设计故事”数据库。在手工创作的过程中,激励学生及时记录每幅作品的设计故事,建立以“中轴线文化”为主题的非遗教育学生成长数据库。在问题导向、激活创新的数据库模式下,培养广大学生手工课堂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作品品质、提高学生对于作品设计故事的演说能力。以“我的作品和我的设计故事”为主题,建议各校建设非遗传承人、骨干教师、学生连贯的“非遗教育师承谱系”数据库。

五是体现非遗教育骨干教师的重要性。非遗教育骨干教师是各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者,所以培育学生的前提是首先培育好骨干教师团队。北京市教委应及时出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非遗教育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广大教师在手工课堂中为学生引导、计划、协助的教学能力。

六是建设校园非遗教育博物馆。从2017年开始,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申请经费筹建非遗教育博物馆。建议在藏品类别上,不仅仅要有非遗传承人作品,更要有本校相关老师和学生的作品。不仅仅有藏品,更要有每幅藏品背后的设计故事。应把以“中轴线文化”师生创作出的作品及设计故事,作为学校非遗教育博物馆里的重要元素。这样的非遗教育博物馆才能真正体现出各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品牌影响力。

七是立足非遗职业教育(终身教育),逐步服务于北京市的幼儿园师资教育、残疾人手工创业就业培训、社区居民提升文化生活品质的培训。践行非遗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手工与认知方式;在中小学阶段的手工与学习方式;在职业、本科、在职、社区教育阶段的手工与生活方式衔接的终身教育模式。

相关资讯